物种 | 莸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莸 |
拉丁名 | Yóu |
英文名 | Herb of Oneflower Bluebeard |
别名 | 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荆芥叶莸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林边、路旁或水沟边。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花莸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nepetaefolia (Benth.) Max-im.[Teucrium mepetaefolia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
《中华本草》:莸
拼音注音
Yóu
别名
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荆芥叶莸
英文名
Herb of Oneflower Bluebeard
出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花莸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nepetaefolia (Benth.) Max-im.[Teucrium mepetaefolia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林边、路旁或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90cm。有时蔓生,基部木质化,茎方形,被向下弯曲的柔毛。单叶对策 ;叶柄长0.3-1cm;叶片纸质,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5-5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具4-6对钝齿,两面被柔毛及腺点;侧脉3-5对。单花腋生,花柄纤细,长1.5-3cm,近两年花柄中部有2枚锥形小苞片;花萼杯状,长约6mm,结果时略增大,两面均被柔毛和疏生腺点,5裂,裂片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冠淡蓝色,外面被疏毛及腺点,喉部通常被柔毛,下唇中裂片较大,全缘,花冠管长6-9mm;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管外;子房密生绒毛。蒴果淡黄色,长约4mm,4瓣裂,果瓣倒卵形,无翅,被粗毛,有不明显凹凸网纹。花、果期5-9月。
归经
脾;膀胱经
性味
微甘;凉
功能主治
清暑解表;利湿解毒。主夏季感冒;中暑;热淋;带下;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①治中暑:莸五钱至一两。水煎代茶饮。②治感冒:莸、一枝黄花、荆芥、忍冬藤各三至五钱。水煎服。③治尿路感染:莸五钱至一两,石苇、木通、车前草各三钱。水煎服。④治白带:鲜莸四两。水煎服。⑤治外伤出血:鲜莸叶捣烂外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