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蛤蜊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纲目》·介部 |
中文名 | 蛤蜊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明(公元 1578 年)·李时珍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蛤蜊·《本草纲目》·李时珍 |
更多 |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并载附方 10000 余。 |
「气味」肉:咸、冷、无毒。蛤蜊粉:咸、寒、无毒
「主治」
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亦治寒热。妇女血块等。
蛤蜊粉:
1、气虚水肿。用大蒜十个捣成泥,加蛤蜊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开水送下。积水由小便排出,即愈。
2、白浊遗精。用蛤蜊粉(煅)一斤、黄蘖(新瓦炒过)一斤,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有一百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3、雀目、青盲。有蛤昨粉炒黄,研为末,加油蜡化和做成丸子,如皂角子大,放入猪腰子中,扎定,蒸吃。一天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