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金樱子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经解》·卷三\木部 |
中文名 | 金樱子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叶桂·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金樱子·《本草经解》·叶桂 |
更多 | 作者:叶桂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气平.味酸涩无毒.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金樱子气平.禀天秋成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酸涩无毒.得地东生西收金木之味.入足厥阴肝经.入手阳明燥金大肠经.气味俱降.阴也.十剂云.涩可去脱.脾泄下痢.大肠不禁也金樱子味酸涩.所以固脱也.小便气化乃出.金樱子气平益肺.肺气足以收摄.则小便利自止.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所以疏泄.肝散之也.金樱子味酸敛肝.肝不疏泄.精气自涩矣.久服酸平益肺.肺主皮毛.皮毛固所以耐寒.肺主气.气充所以轻身也.
【制方】
金樱子同芡实丸.名水陆丹.益气补真.煎膏.丸杜仲末.治肾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