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茗苦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衍义》·卷十四 |
中文名 | 茗苦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寇宗奭·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茗苦·《本草衍义》·寇宗奭 |
更多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
今茶也。其文有陆羽《茶经》、丁谓《北苑茶录》、毛文锡《茶谱》、蔡宗颜《茶山节对》。其说甚详。然古人谓其芽为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又有新芽一发便长寸余,微粗如针。惟芽长为上品,其根干、水土力,皆有余故也。如雀舌、麦颗,又下品。前人未尽识,误为品题。唐人有言曰∶“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斯言甚当,饮茶者宜原其始终。又,晋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
”郭璞曰∶“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茗,或曰 (尺兖切),叶老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