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爬山猴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爬山猴 |
拉丁名 | Pá Shān Hóu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石岩上。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少瓣秋海棠的带根茎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wangii Yu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中华本草》:爬山猴
拼音注音
Pá Shān Hóu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少瓣秋海棠的带根茎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wangii Yu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石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小草本,高6-15cm。全株无毛,无茎,根茎长而横走,有长卵形棕色的鳞生覆盖。基生叶2-4枚盾状着生;叶柄长4-12cm;叶片肉质,长卵圆形,长7-10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浅波状,斜展,下面紫红色。聚伞花序从根茎生出;总花梗长达20cm,超过叶长,多花,红色,雄花被片3-4,外花被片圆卵形。蒴果红色,有3个不等大的翅,其中一个最大,宽约1.3cm。有纵纹。
性味
味辛;微酸;性平
功能主治
理气和血;调经润肤。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肥肤不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舒筋活血。治跌打损伤,消伤肿,逐瘀血。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