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牛黄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乘雅半偈》·第五帙 |
中文名 | 牛黄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卢之颐·明(公元1368-1644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牛黄·《本草乘雅半偈》·卢之颐 |
更多 | 作者:卢之颐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本经中品)
【气味】苦平,有小毒。
【主治】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除邪逐鬼。
【核】曰∶出陇西及晋地,今莱、密、淄、青、 、戎诸州皆有。凡牛生黄,夜或有光,眼如血色,时复鸣吼,恐惧人,以盆水置牛前,伺其吐出,乃喝迫之,即堕水中取得者。
阴干百日,无令见日月光,一子如鸡子黄大,重叠可折,若百千层,轻虚气香,色光明者佳。
揩摩手黄,透甲者真。雷 云∶黄有四种,一喝迫而得者,曰生神黄;一杀死,从牛角得者,曰角中黄;一牛病死后,从心中剥得者曰心黄,初在心中,如黄酱汁,取得便投水中,沾水乃硬,如碎蒺藜,及豆瓣,与帝珠子者是也;一从肝胆中得者,曰肝黄、胆黄,皆不及生黄为贵。KT 牛黄,坚而不香;又骆驼黄极易得,亦能相乱,不可不审也。修治,单捣细研如尘,绢裹定,更以黄牛嫩皮,裹悬井中一宿,去水三四尺,明早取用。人参为之使。得牡丹、菖蒲,利耳目。恶龙骨、龙胆、地黄、尝山、蜚蠊黄嫩牛皮、牛膝、干漆。
缪仲淳先生云∶牛为土畜,得气血之精明,凝结为黄,犹人身之有内丹也。故牛生黄,则其先人云∶坤为牛,黄为土,则黄是牛之本命元辰矣。其入肝胆,似云之从龙,风之从虎,不
【 】曰∶牛土畜,在卦为坤,其色正黄。其理层叠,所谓黄中通理,浓德载物者也。
故能敦土德用,资生草木。盖木必基土,以土为命,如惊痫寒热,狂痉邪鬼,虽从脾土转属,久则肝木体虚,反欲传克脾土矣。盖五行之理,失制则亢,亢则为害,害所胜耳,法当益土辅火。黄可入脾,苦可入心,心为肝子,子能助母实也。与金匮要略之治肝虚传脾,先补肝木,次及心脾之义相合。先因于肝,故先补肝,此则唯从脾土转属,故只益脾土,次及心火,非从肝始,勿治肝耳。
(金匮要略云∶上工治未病。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详录以备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