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虾蟆 |
---|---|
门类 | 中药材·《神农本草经》·虫鱼 |
中文名 | 虾蟆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孙星衍、孙冯翼·清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 |
更多 | 《神农本草经》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共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
味辛寒。
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创。服之不患热病。生池泽。
《名医》曰:一名蟾蜍,一名,一名去甫,一名苦,生江湖,五月五日,取,阴干,东行者良。
案《说文》云:虾,虾蟆也,蟆,虾蟆也,鼋,虾蟆也,,詹诸也,其鸣詹诸,其皮蠢蠢,其行,或作,,詹诸也。夏水正《传》云:域也者,长股也,或曰屈造之属也。诗曰:得比,言其行电电,鼋,詹诸,以鸣者,《广雅》云:苦胡,虾蟆也。《尔雅》云:鼋蟾诸,郭璞云:似虾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蚊,又蝗。郭璞云:蛙类。
《周礼》云:蝈氏。郑司农云:蝈,读为蜮,蜮,虾蟆也,元谓蝈,今御所食蛙也。月今云:仲夏之月,反舌无声。蔡邕云:今谓之虾蟆。薛君韩诗注云:戚施蟾蜍。
高诱注南子云:蟾蠩也,又蝈,虾蟆也,又蟾蜍,虾蟆,又鼓造,一曰虾蟆,《抱朴子》内篇云:或问魏武帝曾收左元放而桎梏之,而得自然解脱。以何法乎。
《抱朴子》曰:以自解去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