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大腹皮 |
---|---|
门类 | 中药材·《中国药典》 |
中文名 | 大腹皮 |
拉丁名 | Dà Fù Pí |
英文名 | PERICARPIUM ARECAE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炮制:大腹皮: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摘录:《中国药典》 |
更多 |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
《中国药典》:大腹皮
拼音注音
Dà Fù Pí
英文名
PERICARPIUM ARECAE
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性状
大腹皮:略呈椭圆形或长卵形瓢状,长4~7cm,宽2~3.5cm,厚0.2~0.5cm。外果皮深棕色至近黑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隆起的横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及残存萼片。内果皮凹陷,褐色或深棕色、光滑呈硬壳状。体轻,质硬,纵向撕裂后可见中果皮纤维。气微,味微涩。
大腹毛:略呈椭圆形或瓢状。外果皮多已脱落或残存。中果皮棕毛状,黄白色或淡棕色,疏松质柔。内果皮硬壳状,黄棕色至棕色,内表面光滑,有时纵向破裂。无臭,味淡。
贮藏
置干燥处。
炮制
大腹皮: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大腹毛: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鉴别
本品粉末黄白色或黄棕色。中果皮纤维成束,细长,直径8~15μm,微木化,纹孔明显,周围细胞中含有圆簇状硅质块,直径约8μm。内果皮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8~88μm,纹孔明显。
归经
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性味
辛,微温。
功能主治
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4.5~9g。
摘录
《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