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蛇含草 |
---|---|
门类 | 中药材·《滇南本草》·第二卷 |
中文名 | 蛇含草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兰茂·明(公元1396-1476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蛇含草·《滇南本草》·兰茂 |
更多 | 《滇南本草》明(公元1396-1476年) 兰茂 著 |
蛇含草(图缺),生田野间有水处,软枝细藤,叶绿,结子色赤,鲜艳似荔枝,鲜而润者佳。气味甘,性平。无毒。主治除心腹邪气,湿痹,疽痔、鼠 、恶疮,蛇、蝎、蜂螫之毒。捣烂成膏。有中瘟疫者,服之亦解。亦治蛊毒。采叶,晒干为末,收磁瓦器内,黄蜡封口,遇小儿中虫毒者,吹鼻孔中,虫自鼻孔即出。或遇中风不省人事者,服之立苏,中瘟疫者,吹之可解。敷无名肿毒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