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天生磺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纲目拾遗》·卷二 石部 |
中文名 | 天生磺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赵学敏·清(公元1765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天生磺·《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 |
更多 | 《玉楸药解》清 黄元御 著 |
毗陵刘霁轩先生讳焕章,任浪穷令,有天生磺纪,略曰∶浪穷东城外五里,有温泉焉。
乃昆明海洱之委也,周遭三四里许,泉底产硫磺,水热如汤,投以鸡蛋可熟。中流峙一平岩,名九气台,中空而旁穴,穴凡九,温泉注其内,其气熏蒸,上浮于石,沾濡流浃,如垂乳然,积时既久,质渐坚,色甚莹白,历数百余年,其色灰苍,堆聚岩下,玲珑,与巧石相似。土人凿取之以为药,其性大温补命门真火,虚寒等症服之,厥效如神。盖硫黄泉之热气所结,质最轻清,又久而后成,故功效远过于石硫黄也。今土人建文星阁于九气台上,为浪邑胜迹云。
治膈症∶补命门火衰,余功同倭黄。
按∶西儒高一志空际格致云∶硫黄有人造者,有天生者。天生者外如灰色,内如黄泥而淡,其体浓肥,其味苦咸,其气臭毒,其性造热,故近火则易为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