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硝石 |
---|---|
门类 | 中药材·《雷公炮制药性解》·金石部 |
中文名 | 硝石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明·李士材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硝石·《雷公炮制药性解》·李士材 |
更多 | 本书共分六卷,收载了335种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使反畏恶、使用宜忌,真伪辨别及炮制方法等内容。 |
味苦辛,性大寒有毒,入心脾二经。主六腑积聚燥急,留血闭藏,天行疫痢,伤寒发狂,停痰作痞,肠风痔漏,推陈致新,解诸石药毒。种种实热,悉可泻除,能坠胎服孕,大黄为使,恶苦参苦菜女菀,畏麦句姜。
按∶硝石为太阴之精,宜入心家泻火。而脾即其子也,故并入之。丹溪云∶本经言其无毒,误也!能化七十二种石,岂无毒而然乎?分为六种,气味相同,俱善消化驱逐。但朴硝力紧,芒硝马牙硝力缓,硝石风化硝玄明粉,缓而又缓也。以之治病,病退即已。本经称其炼服补益,岂理也耶?经去∶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寒,古方因之,故都用大黄佐芒硝耳。
雷公云∶凡使先研如粉,以磁瓶子于五斤火中,?令通赤。用鸡肠菜、柏子仁和作一处,分丸饼子许大,待饼子赤时,投硝石于磁瓶内,其硝石自然伏火。每四两硝石,用鸡肠菜、柏子仁共十五个,钵子尽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