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细辛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备要》·草部 |
中文名 | 细辛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汪昂(讱庵)·清(公元 1694 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细辛·《本草备要》·汪昂 |
更多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
宣散风湿,补肝润肾
辛温散风邪,故诸风痹痛、咳嗽上气、头痛脊强者宜之(专治少阴头痛,独活为使)。
辛散浮热,故口疮喉痹(少阴火)、鼻渊齿蛊者(虫蚀脓烂)宜之。辛益肝胆,故胆虚惊痫,风眼泪下者宜之。水停心下则肾燥,细辛之辛,能行水气以润之(肾燥者,心亦燥,火屈于水故燥也。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虽手少阴(心)引经,乃足少阴(肾)本药,能通精气,利九窍,故耳聋鼻 (音瓮,鼻塞不闻香臭也。风寒入脑,故气不宣通。寒宜表,热宜清,有息肉者,为末吹鼻)、倒睫便涩者宜之。散结温经,破痰下乳,行血发汗(能发少阴之汗。仲景治少阴证反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邪在里之表剂)。然味浓性烈不可过用(不可过一钱,多则气不通,闷绝而死,虽而无伤可验,开平狱尝治此,不可不知)。
味极辛,产华阴者真(杜蘅、鬼督邮、徐长卿皆可乱之),拣去双叶者用。恶黄 、山茱。畏硝石、滑石。反藜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