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延胡索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述钩元》·山草部 |
中文名 | 延胡索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杨时泰·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延胡索·《本草述钩元》·杨时泰 |
更多 | 《本草述钩元》清·杨时泰(公元1644-1911年) 著 |
根丛生蔓延。状似半夏。黄色。立夏掘起。阴干者良。
味苦微辛微甘。气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足太阴厥阴。亦入手少阴经。活血化气。治心气小腹痛。膜外气块痛。理肾气。止暴腰痛。通经络。活精血。调女子月经。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诸血病。血晕。暴血冲上。并扑损瘀血。(诸本草)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濒湖)以一春而备四气。叶必三之。具木生数。(复)以言疾疚之证。因主治之功力判属血中气药。气中用药。盖气主嘘之。血主濡之。气之所不嘘。即血之所不濡也。如腹中结块。膜络症瘕。此血留营实之为因。如胪腹气块盘绕疝。此气滞卫实之为因。如崩中淋露晕衄冲暴。此血菀营泣之为因。如奔豚逆厥百体疼烦。此气弛卫薄之为因。元胡立鼓血中之气。震行气中之用。虚则补。实则平。推陈致新之良物也。(之颐)气之所不嘘。即血之所不濡。二语历参医案可见。有如食荞面而怒。痛于胃脘当心。医用吐下行气化滞药。反吐且便秘。盖不知气之所留。即病乎血也。以此味为末。温酒调服愈。又衰年病痢腹痛几危。此湿热伤气。即病乎血凝也。亦用此末米饮调服愈。又遍体痛极。治以中风中湿香港脚俱不应。
盖冷滞乎气。即泣其血也。同当归桂心为末。温酒调服愈。又有导引失节肢节拘挛者。亦用此末而愈。然则就气病以泣血。欲活血而即化气者。元胡果为要剂矣。君生地当归牛膝益母草童便。主产后血晕有神。得四物白胶牛膝香附。主妇人经阻。少腹作痛。或结块。
附方膜外气疼及气块。元胡不拘多少为末。猪胰一具。切作块子。炙熟。蘸末频食之。
疝气危急。元胡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盐酒下。偏正头痛不可忍。
元胡七枚。青黛二钱。牙皂二个去皮子。为末。水和丸。如杏仁大。每以水化一丸。灌入鼻内。随左右。口咬铜钱一个。当有涎出成盆而愈。
〔论〕延胡栽种于寒露前。饱历三冬。春后始苗。蕴酿乎阴气为最浓。及其苗而蔓。
叶而花。具周于一春。甫立夏而即掘其根以用。是蕴酿乎金水。而全畅于敷和之木。得阴中之少阳以为用。采时不使受火气者。正以不伤金。不泄木为大畅。二者之大化也。夫水与血是一是二。金孕水之元。木莲水之化。岂非血为体。而血中之气即其用欤。之颐判为血中气药。气中用药。最为中的。不得同于破血之剂。更不得以疏气耗气诬之。且血属阴下也。气属阳上也。此味先苦而居多。辛次之。只有苦之半。又次微甘。是从阴中致阳之用。还以达阴之化者也。
缪氏云。性味辛走。凡崩中淋露。应行清热而补气者。及经事先期。一切血热为病者。
宜禁。
〔修治〕取粒粒金黄色者。行血酒制。止血醋炒。破血生用。调血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