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茵陈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从新》· |
中文名 | 茵陈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吴仪洛·清(公元 1757 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茵陈·《本草从新》·吴仪洛 |
更多 |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
通、利湿热、治诸黄.
苦燥湿,寒胜热.入足太阳经.(膀胱.)发汗利水.以泄太阴、阳明之湿热.(脾、胃.)
为治黄胆之君药.(脾胃有湿热则发黄、黄者脾之色、身如橘色、汗如 汁而色明者热多、熏黄而色暗者湿多、须五苓之类、佐助成功.)又治伤寒时疾.狂热瘴疟.头痛头旋.女人瘕疝.(皆湿热为病.)按黄胆须分阴黄、阳黄.阳黄宜茵陈.阴黄宜温补.若用茵陈.多致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