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蝮蛇胆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经集注》·虫兽下品 |
中文名 | 蝮蛇胆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陶弘景·南朝·梁(公元502-557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蝮蛇胆·《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
更多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
味苦,微寒,有毒。主治 疮。肉∶酿作酒,治癞疾,诸 ,心腹痛,下结气,除蛊毒。
其腹中吞鼠∶有小毒,治鼠 。
蝮蛇黄黑色,黄颔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不异于 ,中人不即治,多死。蛇类甚众,惟此二种及青 为猛,治之并别有方。蛇皆有足,五月五日取烧地令热,以酒沃之,居中,足出。术家所用赤 ,黄颔,多在人家屋间,吞鼠子雀雏,见腹中大者,破取,干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