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红毛草(地韭菜、天芒针、地蓝花)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辞典_红毛草图片_中药材

时间 : 01-21 投稿人 : 伊甸园 点击 :
物种 红毛草
门类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中文名 红毛草
拉丁名 Hónɡ Máo Cǎo
英文名
别名 地韭菜、天芒针、地蓝花、鸭舌头、地潭花、山海带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分布区域 生于潮湿的沟边及荒地。分布福建、广东、四川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备注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四川中药志》
更多 为鸭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叶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中药大辞典》:红毛草

拼音注音

Hónɡ Máo Cǎo

别名

地韭菜(《天宝本草》),天芒针(《福州草药》),地蓝花、鸭舌头(《四川中药志》),地潭花、山海带(《重庆草药》)。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鸭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叶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潮湿的沟边及荒地。分布福建、广东、四川等地。

原形态

为多年生草本。须根发达。茎丛生,横卧,肉质,节处生不定根,节部明显,节间微带紫色,分枝多。叶互生,略肉质;线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厘米左右,上面深绿色,下面两侧有时具紫色斑点,全缘,边缘紫红色;具叶鞘,抱茎节,鲜紫红色,边缘有刚毛。为总状形聚伞花序,生于枝顶或顶端叶腋,花直径1.2厘米;花萼3,长卵形,先端略尖,绿色;花瓣3,倒卵圆形,较萼片长1/3,蓝紫色;雄蕊6,其中2枚发育,花药黑色,1枚仅有花丝,3枚退化,其花丝略短,顶部成扁平的小蝶形花药,黄色,所有花丝均有蓝紫色长毛;子房3室,每室2个胚珠。果实每室有种子2粒。花期8~9月。

性味

①《天宝本草》:"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清肺热,消肿毒。治肺热咳嗽吐血,乳痈,肿毒。

①《天宝本草》:"化痰清火,止血。能清三焦火,去瘀生新。"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止咳。治吐血。"

③《四川中药志》:"清肺热,行血,消肿毒。治咳嗽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钱。外用:捣敷。

复方

治乳痈红肿:红毛草、野菊花叶、水苋菜、芙蓉叶、马蹄草。共捣绒包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