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榧(音匪)实 |
---|---|
门类 | 中药材·《证类本草》· |
中文名 | 榧(音匪)实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唐慎微·宋(公元960-127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榧(音匪)实·《证类本草》·唐慎微 |
更多 | 作者:唐慎微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
味甘,无毒。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生永昌。
陶隐居云∶今山东阳诸郡,食其子,疗寸白虫。唐本注云∶此物是虫部中彼子也。《尔雅》云∶ ,杉也。其树大连抱,高数仞。叶似杉,其木如柏,作松理,肌细软,堪为器用也。
今注彼子与此殊类,既未知所用,退入有名无用。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平。多食一、二升,佳。不发病,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
食疗云治寸白虫,日食七颗,七日满,其虫皆化为水。
外台秘要治白虫。榧子一百枚,去皮,只然啖之,能食尽佳。不然,啖五十枚亦得。经宿虫消下。
衍义曰∶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子有一重粗黑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五痔人常如果食之,愈。过多则滑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