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蟾蜍 |
---|---|
门类 | 中药材·《要药分剂》· |
中文名 | 蟾蜍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沈金鳌·清(1773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蟾蜍·《要药分剂》·沈金鳌 |
更多 | 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等十剂予以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对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及禁忌等方面予以详细论述。 |
味辛。性寒。微毒。禀土金之精气。上应月魄而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疗阴蚀疽疠恶疮。犬伤疮。
能一切子大腰眼并(别捣汁服【归经】入胃经。为杀虫拔毒之品。(疳积痈疽诸疮要药)【前论】东垣曰。蟾蜍。土之精也。上应月魄而性灵异。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古今诸方所蟾蜍消积拔疔水。
浑身水肿。及单腹胀者。青蛙一二枚。去皮。炙。食之。自消。
【炮制】经疏曰。凡使蟾酥。用人乳化开。切不可入人目。若误入。赤肿欲盲。急以紫草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