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黄耆茎叶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黄耆茎叶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芰草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别录》 |
更多 | 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 |
拼音注音
Huánɡ Qí Jīnɡ Yè
别名
芰草(《别录》)。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
功能主治
《别录》:"疗渴及筋挛,痈肿,疽疮。"
各家论述
《本草正义》:"黄耆茎叶疗渴,亦升清滋液之功。治筋挛者,亦禀温和之性,而且有宣通络咏之力也。其治痈肿疽疮,则茎叶有外行性,乃能疏通气血,而消肿化壅,与根之偏于补益者,固自有别耳。"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