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龙船花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龙船花 |
拉丁名 | Lónɡ Chuán Huā |
英文名 | |
别名 | 卖子木、红绣球、山丹、五月花、映山红、牛兰、珠桐、番海棠、大将军、红樱花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
更多 | 为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花。全年可采。 |
《中药大辞典》:龙船花
拼音注音
Lónɡ Chuán Huā
别名
卖子木(《唐本草》),红绣球、山丹(《学圃杂疏》),五月花(《生草药性备要》),映山红(《本草求原》),牛兰、珠桐、番海棠(《岭南采药录》),大将军(《广西中药志》),红樱花(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花。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地。
原形态
常绿灌木,高0.5~2米。小枝深棕色。叶对生,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5~13厘米,宽3~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主脉两面突出;叶柄短,长约5毫米;托叶生于两叶柄间,绿色,抱茎,先端具软刺状突起。聚伞花序顶生,密聚成伞房状,花序柄深红色,苞片极小,红色,齿状;萼宿存,深红色,光滑无毛,4浅裂,裂片钝齿状;花冠高脚盆状,略带肉质,红色,裂片4,近圆形,先端浑圆,开放时,直径约1厘米,花冠管细长;雄蕊4,着生管口,花丝极短,花药黄色;雌蕊1,红色,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浅裂,略张开。浆果近圆形,成熟时黑红色。花期全年。
性味
甘辛,凉。
①《本草求原》:"淡辛,平。"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压,月经不调,筋骨折伤,疮疡。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疮,咄脓,祛风,止痛,理痰火。"
②《广西中药志》:"散瘀,续筋,接骨,止痛。治折伤。"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降压,活血散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复方
①治高血压:龙船花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月经不调,闭经:龙船花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