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稷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备要》·谷菜部 |
中文名 | 稷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汪昂(讱庵)·清(公元 1694 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稷·《本草备要》·汪昂 |
更多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
补、和中
甘平。益气和中,宣脾利胃(陶宏景曰∶稷米,人亦不识。书记多云黍与稷相似,又注∶黍米云 米。与黍米相似,而粒殊大,食之不宜,人发旧病。《诗》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麦,此八谷也。俗犹不能辨证,况芝英乎?按∶黍、稷辨者颇多,皆无确义。李时珍曰∶稷、黍一类二种。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昂谓∶诗人既云八谷,何必取一类者强分二种?
是仍为七谷矣。盖 、稷同音,故世妄谓 为稷,不知 乃黍类似粟,而粒大疏散,乃北方下谷,南土全无,北人亦不之重,安能度越粳、糯而高踞八谷之上乎?陶氏所说,因是 黍,所以疑也。若稷当属高硕如芦,世之所谓芦稷者,实既香美,性复中和,干又高硕,所以能为五谷之长,而先王以之名官也。况 黍所生不遍,而芦稷薄海蕃滋,《本草》乃指芦稷为蜀黍,其名义亦不伦矣。此实从来之误,敢为正之,以质明者。又芦稷最能和中,煎汤温服,治霍乱吐泻如神。昂尝病中啾唧,经两月,有友人见招,饮以芦稷烧酒一醉,而积病畅然,性之中和,又可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