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旋复花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述钩元》·隰草部 |
中文名 | 旋复花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杨时泰·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旋复花·《本草述钩元》·杨时泰 |
更多 | 《本草述钩元》清·杨时泰(公元1644-1911年) 著 |
即金沸草。又名金钱花。滴滴金。二月生苗。长一二尺。茎柔细。似红兰而无刺。叶如大菊及水苏蒿艾辈。六月开金黄色花。亦如菊。香亦胜菊。
味咸甘。气温。寇氏言苦辛。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治结气。除水。消胸中痰结吐如胶漆。又治噫气。利上焦痰水胁满。疗水肿及膀胱留饮。(此即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义。)利大肠。(与肺一气所贯)通血脉。治风气湿痹。(血脉之所结。则风气不化。
风气病则湿痹以成。)去头目风。方书治咳嗽头痛。螈眩晕。黄胆。目疾亦多用之。此消痰导饮散结利气之味。其云除惊悸者。以去心下水饮。心神自定也。又痰饮结滞而生风热。
此能散之。故治目中翳及头风。(嵩)禀冬气而生。故其味首系之以咸。咸能软坚。微温故能通行。(仲淳)伤寒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有旋复代赭汤。金匮治半产漏下。
虚寒相搏。其脉弦芤。用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水三升。煮一升。顿服。胡洽治痰饮在两胁胀满。有旋复花丸。
〔论〕旋覆花多生下湿地。其味咸。缪氏疑其秉冬气而生。盖以为水气之化。然用者在花。花开六月。香色与菊不异。犹是金气之所蕴。故一名夏菊。且曰盗庚也。经曰。地气上而生水液。此物禀水气之化。上际于金气之用。犹人身肾气至肺之义。第其华以六月。则金气之布化。乃在火土正旺时。是可参也。夫人身之气。固水所生。金水相涵。则水之原裕而气生。人身之液又为气所化。金火相合。则气之用全而液化。本经首主结气。正谓其能散液中之结气也。(水归金。金归火。乃得水化气。气化液。液化血。是兹物功用之异处。非他味之逐痰下水者可比。)夫水谷精微之化液。皆宗气之用。而宗气之归膻中者。(即火之灵)又以真火用金而烹炼其液。及能化血。此其主治结气。即其能通血脉者也。夫痰饮皆根于湿。
水土合德以立地。不有金火合德以为运化。则水积不行。先哲云。水盛与血混杂。则不滋营气之运。或不化液而不从卫气之用。聚于经脉以为病。即此语绎之。则所云主治结气除水而通血脉者。固了然矣。大抵此味兼治风。次治风寒。而风热亦兼治之。惟视其主剂何如耳。
丹溪谓为走散之药。病患涉虚者。不宜多服。(仲淳)〔修治〕去梗叶。蒸熟。晒干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