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小血藤叶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小血藤叶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300-1500m的向阳低山坡或山沟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铁箍散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Var.Sinensis Oliv.采收和储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研粉备用。 |
拼音注音
Xiǎo Xuè Ténɡ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铁箍散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Var.Sinensis Oliv.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研粉备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300-1500m的向阳低山坡或山沟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原形态
落叶或半落叶木质藤本,长2-3m。根圆柱形,木质而坚硬,略弯曲。老枝灰色,小枝棕褐色。单叶互生;叶革质;叶柄长0.5-1cm;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呈圆形,边缘具不明显的疏齿,上面绿色,嫩叶上面有时有浅色斑纹,下面略被白粉,侧脉6-8对,不明显。花雌雄异株;花单生叶腋或簇生,直径约1cm;花被6-9,排成3轮,最外3片较小;雄蕊6-9,花丝基部稍连合,雄蕊嵌于肥大的花托缝穴中;雌蕊群球形,心皮10-30,离生,结果时花托伸长约3-7cm。小浆果球形,直径5-7mm,熟时鲜红色。种子肾圆形,种皮光滑。花期6-8月,果明7-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叶狭披针形、狭卵状矩圆形或矩圆形,革质或厚纸质。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锯齿;叶表面枯绿色,主脉明显,侧脉不明显;叶柄长约8mm。气微香,味辛凉。
性味
甘;辛;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散瘀止血。主疮疖肿毒;乳痈红肿;外伤出血;骨折;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30g,鲜品可加倍,捣敷;或煎水洗;或干叶研粉撒及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