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苍耳子 |
---|---|
门类 | 中药材·《中国药典》 |
中文名 | 苍耳子 |
拉丁名 | Cānɡ ěr Zǐ |
英文名 | FRUCTUS XANTHII |
别名 | 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炮制:苍耳子:除去杂质。——摘录:《中国药典》 |
更多 |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全草亦可入药。 |
《中国药典》:苍耳子
拼音注音
Cānɡ ěr Zǐ
别名
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
英文名
FRUCTUS XANTHII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全草亦可入药。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
毒性
苍耳幼苗有剧毒!切勿采食。苍耳的茎叶中皆有对神经及肌肉有毒的物质。中毒后全身无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便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手脚发凉、脉搏慢。严重者出现黄疸、鼻衄,甚至昏迷,体温下降,血压忽高忽低,或者有广泛性出血,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解救方法:轻度中毒者应暂停饮食数小时至一天,在此期间大量喝糖水。严重者早期可洗胃,导泻及用2%生理盐水高位贯肠,同时注射25%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500毫升;预防出血,可注射维生素K及芦丁;必要时考虑输血浆;保护肝脏;可服枸橼酸胆碱,肌肉注射甲硫氨基酸;低脂饮食。民间也有用甘草绿豆汤解毒的可配合使用。
贮藏
置干燥处。
炮制
苍耳子:除去杂质。
炒苍耳子:取净苍耳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黄褐色,去刺,筛净。
归经
归肺经。
性味
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
苍耳子3~9g;苍耳草1~2两。
备注
苍耳蠹虫为寄生于苍耳草茎中髓部的一种小虫。外用治疔疮。取苍耳蠹虫浸麻油中,用时取出虫2~3条,捣烂外敷。
摘录
《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