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小毒芋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小毒芋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香芋、团芋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1400m的密林下潮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us peltatus Hort.ex Van Houtt.; Steudnera henrya |
拼音注音
Xiǎo Dú Yù
别名
香芋、团芋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us peltatus Hort.ex Van Houtt.; Steudnera henryana Engl.]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1400m的密林下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泉七,多年生草本。茎短,圆柱形,上升,粗2-3cm,具残存的叶鞘。叶柄圆柱形,绿色或稀带青紫色,纤细,长30-50cm,下部具鞘;叶片薄革质,卵形,长20-30cm,宽12-17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微凹或稍外凸,表面淡绿色,背面绿白色;例脉5-7对。花序柄绿色或青紫色,长8-15cm;佛焰苞外面上部黄色,基部紫色,内面上部紫色,基部深紫色,卵状被针形或长圆状被针形,先端长尾状渐尖,基部钝或圆,初直立,后反卷;肉穗花序长3-4cm;雌花序长2-2.5cm,圆柱形,粗2-3mm,背面3/4与佛馅苞合生;雄花序椭圆形,长1-1.5cm,粗5-6mm;花无花被;雌花子房近球形,柱头4-5裂,子房周围有假雄蕊;雄花为棱柱状或近圆柱形的合生雄蕊柱。浆果卵形,种子卵圆形。花期3-4月。
性味
味辛;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
止血生肌;解毒消肿。主刀枪伤;创伤出血;血栓性脉管炎;疮病疖肿;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