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蜂窝草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蜂窝草 |
拉丁名 | Fēnɡ Wō Cǎo |
英文名 | Herb of Ceylon Leucas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砂、壤质的滨海地、田边、路旁及向阳坡地或杂草丛中。生于田边、旷野等潮湿之处或砂质壤土杂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绉面草及蜂果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as zelanica (L.) R.B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
《中华本草》:蜂窝草
拼音注音
Fēnɡ Wō Cǎo
英文名
Herb of Ceylon Leucas
出处
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绉面草及蜂果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as zelanica (L.) R.B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砂、壤质的滨海地、田边、路旁及向阳坡地或杂草丛中。
生于田边、旷野等潮湿之处或砂质壤土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80cm。全株被绒毛,茎四棱形,具的沟槽。叶对生;叶柄长约0.5cm,密被刚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5-5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狭长,边缘疏生圆齿状锯齿,侧脉3-4对,上面微凹,下面稍突出。轮生花序生于叶腋内,小圆球状,花白以;花萼管状钟形;花冠管藏于萼内,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下唇较上唇长一倍,下唇呈3裂,中裂片椭圆形;雄蕊4,花丝丝状,具须毛,花药卵圆形,2室;花浇后留下很多残存的花萼,形如蜂窝。小坚果椭圆状近三棱形,粟褐以,有沟泽。花、果期一年国上季。一年生草本,高20-40cm。茎直立,呈四棱形,具沟槽,有刚毛,常有分枝。叶线形或长圆状线形,叶缘生有粗圆齿,两面有糙毛,侧脉约3对;叶柄极短或无柄,密被刚毛。轮伞花序生有糙毛,偶脉约3对;叶柄极短或无柄,密被刚毛。轮伞花序生于枝顶,圆球状,多花密集,密被刚毛;花萼管状;萼口偏斜;花冠白色,略长于萼筒,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盔状,下唇呈2裂状,中裂片长而大;雄蕊4,花丝扁平,花药卵圆形,2室叉开。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褐色,光滑。花、果期一年四季。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78cm,表面具纵槽,有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褐毛。轮伞花序;花萼筒状钏形。小坚果椭圆状三棱形。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糖甙[1],蜂巢草内酯(leucolac-tone),谷甾醇(sitosterol_,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3]。种了油中含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4] 。
药理作用
蜂窝草氯仿和乙醚提取物对石膏状小孢子菌和石膏状发癣菌有抗真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国5mg/ml,蜂窝草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杀菌作用[1]。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止咳;明目;通经。主感冒;头痛;哮喘;百日咳;咽喉肿痛;牙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讹诈盲;蜂窝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驱风解表, 止咳化痰。治感冒,咳嗽,风火牙痛,肠胃不适,百日咳。
2.《文山中草药》:解表止咳,明目通经。治感冒,头痛,身痛,支气管哮喘,闭经,消化不良,夜盲症。
3.《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癣,皮肤病。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