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川乌 |
---|---|
门类 | 中药材·《要药分剂》·卷十 燥剂 |
中文名 | 川乌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沈金鳌·清(1773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川乌·《要药分剂》·沈金鳌 |
更多 | 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等十剂予以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对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及禁忌等方面予以详细论述。 |
味辛。性热。有毒。即附子之母。
【主治】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诸风。除寒冷。温养脏腑。去心下坚痞。感寒腹痛。
(元素)除寒湿行经。散风邪。破诸积冷毒。(李杲)补命门不足。肝风虚。(好古)【归经】入脾命门二经。为助阳退阴之品。(通行十二经络功同附子而稍缓)【前论】宗曰。补虚寒须用附子。去风即多用川乌。大略如此。时珍曰。附子性重滞。
鳌按、乌头以出川彰明者为上。故加川字以别草乌头也。附子即附生于乌头者。故亦以川产物。
虽暑又竟不可用也。不然。仲景白通四逆真武等汤。何为用之哉。丹溪法重滋阴。故每偏诋阳药。
非平允之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