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茺蔚 |
---|---|
门类 | 中药材·《本经逢原》·隰草部 |
中文名 | 茺蔚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张璐·清(公元1617-1700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茺蔚·《本经逢原》·张璐 |
更多 | 《本经逢原》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张璐,字路玉,号石顽,生于1617年,大约卒于1700年,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
俗名益母
辛甘微温,无毒。忌犯铁器。其子微炒香。蒸熟烈日曝燥杵,去壳用。
《本经》茺蔚子明目益精,除水气,茎治瘾疹,可作浴汤。
发明茺蔚入手少阴、足厥阴血分,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凡胎前产后所恃者血气也,胎前无滞,产后无虚,以其行中有补也。然所谓补者,是散其瘀而营血受荫,非补养血气之谓。《丹方》以益母之叶阴干,拌童便、陈酒九蒸九晒,入四物汤料为丸,治产后诸证。
但功专行血,故崩漏下血,若脾胃不实,大肠不固者勿用,为其性下行也。近世治番痧,腹痛呕逆,用以浓煎,少加生蜜放温,恣饮有效,取其能散恶血也。其子能明目,功专益精利水,水亏而瞳子收小者宜之。若火盛瞳子散大者切忌,为其辛散能助火邪也。白花者名錾菜,嫩苗可食,故谓之菜。藏器主产后腹痛。今人治白带用一味为末,服之大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