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特生石 |
---|---|
门类 | 中药材·《新修本草》·卷第五 |
中文名 | 特生石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苏敬(等)·唐(公元65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特生石·《新修本草》·苏敬等20余人编写 |
更多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
味甘,温,有毒。主明目,利耳,腹内绝寒,破坚结及鼠 ,杀百虫恶兽。久服延年,一名苍 石,一名 石,一名鼠毒。生西城,采无时。
火炼之良,畏水。旧云鹳巢中者最佳,鹳恒入水冷,故取以壅卵令热。今不可得。唯用出汉中者,其外形紫赤色,内白如霜,中央有臼,形状如齿者佳。《大散方》云∶出荆州新城郡防陵县,练白色为好。
用之亦先以黄土包烧之一日,亦可内斧孔中烧之,合玉壶诸丸多用此。《仙经》不云特生,则止是前白 石耳。
〔谨案〕陶所说特生,云中如齿臼形者是。今出石粒细若粟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