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贝母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从新》·山草类 |
中文名 | 贝母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吴仪洛·清(公元 1757 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贝母·《本草从新》·吴仪洛 |
更多 |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
宣、散结清火、润肺、化燥痰.
甘微寒.泻心火.辛散肺郁.(入肺经气分、心火降则肺气宁、诗曰∶言采其虻、虻、即贝母也、取其解郁.)润心肺.化燥痰.治虚劳烦热.咳嗽上气.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喉痹(小肠邪热、心与小肠相为表里、肺为气化之源.)瘿瘤.(化痰.)乳闭.产难.功专散结除热.敷恶疮.敛疮口.(火降邪散、疮口自敛、非贝母性敛也.)能入肺治燥.非脾家所喜.汪机曰∶俗以半夏燥毒、代以贝母、不知贝母寒润、主肺家燥痰、半夏温燥、主脾家湿痰、何可代也、故凡风寒湿热诸痰、贝母非所宜也、宜用半夏南星.)川产最佳.圆正底平.开瓣味甘.象山贝母.体坚味苦.去时感风痰.土贝母.形大味苦.治外科证痰毒.俱去心捣用.浓朴、白薇为使.畏秦艽.反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