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原蚕蛾 |
---|---|
门类 | 中药材·《本经逢原》·虫部 |
中文名 | 原蚕蛾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张璐·清(公元1617-1700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原蚕蛾·《本经逢原》·张璐 |
更多 | 《本经逢原》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张璐,字路玉,号石顽,生于1617年,大约卒于1700年,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
咸温小毒。取未交雄蛾,纸封焙干,拌椒密藏则不蛀。
《本经》主心腹邪气,起阴痿,益精气,强志生子,好颜色,补中轻身。
发明蚕之性禀淫火,力专助阳。其子在腊月中非以重盐盐透,水渍曝干,则茧不能缫丝,出子之后非桑不食。《本经》主心腹邪气,皆桑之余力,犹僵蚕之治风痰,蚕茧之疗痈肿,蚕沙之去风湿耳。其起阴痿,益精气,强志,生子,即《别录》之益精气,强阴道,交精不倦,亦能止精,若合符节。好颜色,令人面色好之互辞。补中轻身者,以其善补真阳,阳主轻捷故也。详参经旨洵为原蚕,主治无疑,奈何集《本草》者误列樗鸡之下,敢力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