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小棕皮头 |
---|---|
门类 | 中药材·《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文名 | 小棕皮头 |
拉丁名 | Xiǎo Zōnɡ Pí Tóu |
英文名 | |
别名 | 小棕包、高原鸢尾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云南。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鸢尾科小棕皮头Iris collettii Hook. f.,以根及根上叶基、叶入药。 |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棕皮头
拼音注音
Xiǎo Zōnɡ Pí Tóu
别名
小棕包、高原鸢尾
来源
鸢尾科小棕皮头Iris collettii Hook. f.,以根及根上叶基、叶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辛,温。有大毒。
注意
本品大毒,必须慎用。
功能主治
催吐,活血祛瘀,止血,止痛,通窍,杀蛆。
跌打内伤:用其根须,量本人手指节长一段,研末酒送服(服药后不能再饮酒)。
鼻塞不通,神经性牙痛:用其棕披毛以上部分研末,吹鼻引嚏。
疮毒生蛆:用粗根、叶研末,外敷患处。
外伤出血:用披毛、叶研末配其它药撒敷伤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