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蛴螬 |
---|---|
门类 | 中药材·《汤液本草》·虫部 |
中文名 | 蛴螬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王好古·元(公元1298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蛴螬·《汤液本草》·王好古 |
更多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
微寒,微温,味咸。有毒。
《本草》云∶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吐血,在胸中不去,及破骨 折血结。金疮血塞。产后中寒,下乳汁。仲景治杂病方,大黄虫丸中用之,以其主胁下坚满也。《续传信方》治喉痹,取虫汁点在喉中,下即喉开也。《时习》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