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蛞蝓 |
---|---|
门类 | 中药材·《新修本草》·虫鱼中 |
中文名 | 蛞蝓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苏敬(等)·唐(公元65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蛞蝓·《新修本草》·苏敬等20余人编写 |
更多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
味咸,寒,无毒。主贼风 僻,轶筋及脱肛,惊痫挛缩。一名陵蠡,一名土蜗,一名附蜗。生太山池泽及阴地沙石垣下。八月取。
蛞蝓无壳,不应有蜗名,其附蜗者,复名蜗牛。生池泽沙石,则应是今山蜗,或当言其头,形类犹似蜗牛虫者,俗名蜗牛者,作瓜字,则蜗字亦音瓜。庄子所云,战于蜗角也。蛞蝓入三十六禽限,又是四种角虫之类。荧室星之精矣,方家殆无复用乎。
〔谨案〕三十六禽。亥而射人,其肚合屎干烧为灰,主黄胆,猪之类也。陶谓为蝓,误极大矣。又《山海经》云∶KT 彘身人面,音如婴儿,食人兽。《尔雅》云∶ KT类,迅走食人,并非蛞蝓也。蛞蝓乃无壳蜗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