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薏苡仁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从新》·麻麦稻类 稷粟类 菽豆类 造酿类 |
中文名 | 薏苡仁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吴仪洛·清(公元 1757 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薏苡仁·《本草从新》·吴仪洛 |
更多 |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
补脾肺、通行水.
甘淡微寒而属土.阳明药也.(胃、)甘益胃.土胜水.淡渗湿.泻水所以益土.故健脾.
治水肿湿痹.香港脚疝气.泄痢热淋.益土所以生金.故补肺清热.(色白入肺、微寒清热.)治肺猪肺蘸末服、良.)扶土所以抑木.故治风热筋急拘挛.(厥阴风木主筋、然治筋骨之病、以阳明为本、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弛、故经曰∶治痿独取阳明、又曰∶肺热叶焦、发为痿 、盖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阳明湿热上蒸于肺、则肺热叶焦、气无所主而失其治节、故痿 、薏苡得土之燥、禀秋之凉、故能燥脾湿、善祛肺热.筋、寒则急、热则缩、湿则纵、然寒湿久留、亦变为热、又有热气熏蒸、水液不行、久而成湿者、薏苡去湿要药.)令人能食.大便燥结.因寒筋急.勿用.其力和缓.用之须倍于他药.炒熟微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