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白僵蚕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乘雅半偈》·第四帙 |
中文名 | 白僵蚕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卢之颐·明(公元1368-1644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白僵蚕·《本草乘雅半偈》·卢之颐 |
更多 | 作者:卢之颐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本经中品)
【气味】咸辛平,无毒。
【主治】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黯,令人面好,男子阴痒病。
【核】曰∶白僵蚕,蚕病风死,其色自白,死且不朽也。今市肆多用中温死蚕,以锻石淹拌令白,服之为害最深。若痘疹必燥裂黑陷,若疮毒必黑烂内攻,不可不慎也。修治,用糯米泔浸一日,俟桑涎吐出,浮水上者,即掠去之,洗净漉起,微火焙干,净布拭去黄肉、毛,并黑口甲,捣筛如粉。
【 】曰∶蚕,昆虫也。见明则食,食而不饮,三十日乃化。有引日多与少者,此寒温饥饱之为修短耳。三眠三起,起如卫气之出行阳道,眠如卫气之入行阴道,三十日大眠,则卫道已周,周则变而化,吐丝为经矣。不化者,风白为僵,故象形从治,内逆而为惊痫夜啼,伏匿而为三虫鬼疰,外显黑黯而不明,囊壳欲蜕而作痒者,此皆不能从蒸及变,顺之使出以从化也。淮南子云∶蝉饮不食,蚕食不饮,饮滋经气,食益经隧,咸从任督,四布经络,变化相同,功能亦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