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树柳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纲目》·木部 |
中文名 | 树柳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明(公元 1578 年)·李时珍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树柳·《本草纲目》·李时珍 |
更多 |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并载附方 10000 余。 |
「释名」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
1、腹中痞积。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五更时空心饮几次。痞渐消去。
2、各种风疾。用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加荆芥半斤,以水五升,煮成二升,澄清后,再加白蜜五合,竹沥五合,封入瓶中,放锅内隔水煮过。每服一小碗,一天服三次。
3、解酒毒。用柽柳枝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