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秦椒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经集注》·草木上品 |
中文名 | 秦椒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陶弘景·南朝·梁(公元502-557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秦椒·《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
更多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
味辛,温、生温熟寒,有毒。主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长发,明目。治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久服轻身,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生太山川谷及秦岭上,或琅琊。八月、九月采实。(恶栝蒌、防葵,畏雌黄。)
今从西来,形似椒而大,色黄黑,味亦颇有椒气,或呼为大椒。又云∶即今 树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