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中药材【刘寄奴草】功效与作用_证类本草_证类本草中草药大全

时间 : 08-28 投稿人 : 兴源 点击 :
物种 刘寄奴草
门类 中药材·《证类本草》·
中文名 刘寄奴草
拉丁名
英文名
别名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唐慎微·宋(公元960-1279年)
保护级别
备注 刘寄奴草·《证类本草》·唐慎微
更多 作者:唐慎微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刘寄奴草 摘自《证类本草》

(刘寄奴草_图缺)

味苦,温。主破血下胀。多服令人痢。生江南。

唐本注云∶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细,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

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似菊,高四、五尺,花白。实黄白作穗,蒿之类也。今出越州。夏收苗,日干之。日华子云∶刘寄奴,无毒。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又名刘寄奴。六、七、八月采。

图经曰∶刘寄奴草,生江南,今河中府、孟州、汉中亦有之。春生苗,茎似艾蒿,上有四棱,高三、二尺以来。叶青似柳,四月开碎小黄白花,形如瓦松,七月结实似黍而细,一茎上有数穗,互生,根淡紫色似莴苣。六月、七月采,苗、花、子通用也。

雷公云∶采得后去茎、叶,只用实。凡使,先以布拭上薄壳皮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出,曝干用之。经验方∶治汤火疮至妙。刘寄奴捣末,先以糯米浆,鸡翎扫汤着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汤着处,先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末敷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