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雷丸 |
---|---|
门类 | 中药材·《证类本草》· |
中文名 | 雷丸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唐慎微·宋(公元960-127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雷丸·《证类本草》·唐慎微 |
更多 | 作者:唐慎微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
味苦、咸,寒、微寒,有小毒。主杀三虫,逐毒瓦斯,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令人阴痿。一名雷矢,一名雷实。赤者杀人。生石城山谷及汉中土中。八月采根,曝干。(荔实、浓朴为之使,恶葛根。)
陶隐居云∶今出建平、宜都间。累累相连如丸。《本经》云∶利丈夫。《别录》云∶久服阴雷丸,竹之苓也。无有苗蔓,皆零无相连者。今出房州、金州。
今注此物性寒。《本经》云∶利丈夫,不利女子。《别录》云∶久服令阴痿者,于事相反。
按此则疏利男子元气,不疏利女子脏气,其义显矣。臣禹锡等谨按范子云∶雷矢出汉中,色白者善。吴氏云∶雷丸,神农∶苦。黄帝、歧伯、桐君∶甘,有毒。扁鹊∶甘,无毒。季氏∶大寒。药性论云∶雷丸,君,恶蓄根,味苦,有小毒。能逐风。芫花为使。主癫痫狂走,杀蛔虫。日华子云∶入药炮用。
雷公云∶凡使,用甘草水浸一宿了,铜刀刮上黑皮,破作四五片。又用甘草汤浸一宿后蒸,从巳至未,出,晒干。
却以酒拌,如前从巳至未蒸,晒干用。经验前方∶下寸白虫。雷丸一味,水浸软去皮切,焙干为末。每有疾者,五更初,先食炙肉少许,便以一钱匕药,稀粥调半钱服之,服时须六衙及上半月日,虫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