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魁蛤 |
---|---|
门类 | 中药材·《证类本草》· |
中文名 | 魁蛤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唐慎微·宋(公元960-127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魁蛤·《证类本草》·唐慎微 |
更多 | 作者:唐慎微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
味甘,平,无毒。主痿痹,泄痢便脓血。一名魁陆,一名活东。生东海。正圆两头空,表有纹,取无时。
陶隐居云∶形似纺 (音狂),小狭长,外有纵横纹理,云是老蝙蝠化为,用之至少。
而《本经》海蛤,一名魁蛤,与此为异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形圆长,似大腹槟榔,两头有孔,今出莱州。
图经文具海蛤条下。
食疗寒。润五脏,治消渴,开关节。服丹石人食之,使人免有疮肿及热毒所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