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蟾酥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便读》·昆虫部昆虫类 |
中文名 | 蟾酥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张秉成·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蟾酥·《本草便读》·张秉成 |
更多 | 《本草便读》清(公元1644-1911年) 张秉成 著 |
蟾酥(图缺)
性毒质粘.能辟邪而开窍.味辛气热.可拔毒以消痈.外用伤肌.鼻闻取嚏.蟾皮可疗疳积.能发疮疹.性味却属甘凉.善行脾肺.(蟾酥即癞虾蟆.眉间白汁.以法取之.阴干用.味辛.性温有毒.善开窍辟恶搜邪.惟诸闭证.救急诸药方中用之.以开其闭.然服食总宜谨慎.试以少许.置肌肤.顿时起泡蚀烂.其性可知.研末时鼻闻之.即嚏不止.故取嚏药中用之.此药止可外用.散痈疽.消疔毒.杀虫疮.却有功效耳.
○蟾皮辛甘凉.有小毒.行皮达肺.治小儿疳积.蟾属土.故又入脾.凡小儿疳积脾肺湿热蕴结.此物能行湿气.除热邪.杀虫积.服之能使蕴蓄之邪.发之于外.自脾及肺.病乃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