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油渣果 |
---|---|
门类 | 中药材·《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文名 | 油渣果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油瓜、猪油果、野面瓜、猴子面瓜果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广西、云南。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葫芦科油渣果Hodgsonia macrocarpa (Blume) Cogn.,以种仁、根入药。 |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渣果
别名
油瓜、猪油果、野面瓜、猴子面瓜果
来源
葫芦科油渣果Hodgsonia macrocarpa (Blume) Cogn.,以种仁、根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云南。
性味
种仁:甘,凉。
根:苦,寒。有小毒。
注意
根,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种仁: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用果皮2~3钱研粉,开水送服。外伤出血,用果皮研粉,撒敷。疮疖肿痛、湿疹,用种仁油外涂。
根:杀菌,催吐。主治疟疾,用量0.5~1钱,胡椒引,水煎服,每日1剂。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