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楝(音练)实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蒙筌》·木部 |
中文名 | 楝(音练)实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陈嘉谟·明(公元1368-1644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楝(音练)实·《本草蒙筌》·陈嘉谟 |
更多 | 《本草蒙筌》明 陈嘉谟(公元1368-1644年) 著 |
(即金铃子)
味苦,气寒。有小毒。蛟龙极畏,堤岸多栽。在处有之,川蜀独胜。木高丈余略大,叶密如槐稍长。花红紫甚香,实青黄类弹。待冬收采,向日曝干。取肉堪煎,去皮去核。一说将核捣碎,浆水煮一伏时。
漉晒收藏,亦堪入药。大抵用核莫用肉,用肉莫水道,杀三虫疥疡。
性微寒,雌雄两种。雄根赤无子,大毒忌煎;雌根白子多,微毒宜采。择向东者,才入药灵。
略刮外青,只留里白。单味煎酒,大能追虫。宜月前,忌月后。(月半前虫头向上,月引虫口开;顿饮浓药汤,过昼即利。多则成团追下,少则逐石茱萸,即花落子。外科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