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百合 |
---|---|
门类 | 中药材·《中国药典》 |
中文名 | 百合 |
拉丁名 | Bǎi Hé |
英文名 | BULBUS LILII |
别名 | 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炮制:蜜百合:取净百合,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每100kg百合,用炼蜜 5kg。——摘录:《中国药典》 |
更多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 或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 的干燥肉质鳞叶。秋季采挖 |
《中国药典》:百合
拼音注音
Bǎi Hé
别名
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
英文名
BULBUS LILII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 或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 的干燥肉质鳞叶。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椭圆形,长2~5cm,宽1~2cm,中部厚1.3~4mm。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维管束。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
炮制
蜜百合:取净百合,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每100kg百合,用炼蜜 5kg。
鉴别
取本品粗粉3g,加90%酸性乙醇(用稀硫酸调节pH值至2~3)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至近干,加水30ml,加热使溶解,放冷,滴加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9~10,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每次15ml,合并氯仿液,加适量无水硫酸钠搅拌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合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5μl、对照药材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醋酸乙酯(22:5:6)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归经
归心、肺经。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
6~12g。
摘录
《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