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山药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经解》·考证 |
中文名 | 山药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叶桂·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山药·《本草经解》·叶桂 |
更多 | 作者:叶桂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本经名薯蓣.其改称山药.避唐代宗宋英宗御名也.唐本草云.蜀道者良.今惟重怀庆产.然六地此种实佳.有自河北来者.云在彼煮服.尚不逮六产也.里有窭人生儿乏乳.困瘁已甚.或教糜山药饲之.始终此一物.竟得长成.且肥白无疾.胜他儿.则本草称补虚羸.信有证矣.纲目云.入药宜野生者.今六圃产煮熟去皮.色白微碧而坚实.山中有自生者更胜.然但充果菜.若依法修治入药.应不在怀庆下耳.纲目列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