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石斛 |
---|---|
门类 | 中药材·《雷公炮制药性解》·草部下 |
中文名 | 石斛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明·李士材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石斛·《雷公炮制药性解》·李士材 |
更多 | 本书共分六卷,收载了335种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使反畏恶、使用宜忌,真伪辨别及炮制方法等内容。 |
味甘,性平无毒,入胃肾二经。补虚羸,暖水脏,填精髓,强筋骨,平胃气,逐皮肤邪热,疗脚膝冷痹,久服浓肠胃,定志除惊。去根,酒浸一宿,曝干酥炙用,陆英为使,恶寒水石巴豆,畏僵蚕、雷丸。
按∶石斛入肾,则专主下部矣。而又入胃者,盖以其味甘能助肾,而不伤于热,平胃而不伤于燥之故也。
雷公云∶凡使先去头上子,用酒浸一宿,漉出晒干,再用酥蒸,从巳至酉,却徐徐焙干。
然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