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海松子 |
---|---|
门类 | 中药材·《证类本草》· |
中文名 | 海松子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唐慎微·宋(公元960-127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海松子·《证类本草》·唐慎微 |
更多 | 作者:唐慎微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
味甘,小温,无毒。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生新罗。如小栗,三角,其中仁香美,东夷食之当果,与中土松子不同。(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松子,逐风痹寒气,虚蠃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东人以代麻腐食用。
海药云∶去皮食之,甚香美,与云南松子不同,云南松子似巴豆,其味不浓,多食发热毒。松子,味甘美,大温,无毒。主诸风,温肠胃。久服轻身,延年不老。味与卑占国偏桃仁相似仁无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