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山矾叶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山矾叶 |
拉丁名 | Shān Fán Yè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长山谷、溪边灌丛中或山坡林下。分布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纲目》 |
更多 | 为山矾科植物山矾的叶。 |
《中药大辞典》:山矾叶
拼音注音
Shān Fán Yè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山矾科植物山矾的叶。
生境分布
生长山谷、溪边灌丛中或山坡林下。分布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
原形态
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玚花(《纲目》),山桂花、三月桂、黑厚皮柴、黄仔叶柴、小元柴、田螺柴、十里香。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2.5米。树皮灰褐色,平滑不裂;小枝无毛。单叶互生;革质;阔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成尾状,基部阔楔形,边缘微锯齿,光滑无毛,表面叶脉内凹,背面突起。总状花序腋生,具毛,长3~5厘米;萼平滑无毛;花瓣白色,长3毫米。果实圆锥形,平滑无毛,萼齿宿存。花期3月。果期8月。
本植物的根(山矾根)、花(山矾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
《纲目》:"酸涩微甘,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收敛。治肺结核咯血,便血,久痢,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烂弦风眼。
①《纲目》:"治久痢,止渴。"
②《江西草药》:"清热利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汁含漱、滴耳。
复方
①治直肠出血与肺结核咯血:山矾叶一至二两,加入方中煎服,有收敛止血作用。(《衡山民间草药》)
②治烂弦风眼:山矾叶三十片,老姜三片,浸水蒸热,洗。(《纲目》)
③治急性中耳炎:鲜山矾叶捣烂,布包绞汁,滴耳。(《衡山民间草药》)
④治急性扁桃体炎、鹅口疮:鲜山矾叶适量,捣汁含漱。(《江西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