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金钱草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纲目拾遗》·卷三 草部上 |
中文名 | 金钱草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赵学敏·清(公元1765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金钱草·《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 |
更多 | 《玉楸药解》清 黄元御 著 |
一名遍地香,佛耳草。俗讹白耳草、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其叶对生,圆如钱,钹儿草叶形圆,二瓣对生,象铙钹,生郊野湿地,十月二月发苗,蔓生满地,开淡紫花,间一二寸则生二节,节布地生根,叶四围有小缺痕,皱面,以叶大者力胜,干之清香者真。三月采,勿见火,纲目有积雪草,即此。但所引诸书,主治亦小异,故仍为补之,至纲目所载,言其治女子少腹痛有殊效,其方已载纲目,此不赘述。
味微甘,性微寒,祛风,治湿热。百草镜∶跌打损伤,虐疾,产后惊风,肚痈便毒痔漏,擦葛祖方∶去风散毒,煎汤洗一切疮疥,神效。采药志云∶发散头风风邪,治脑漏白浊热淋,按∶蒋仪药镜云∶佛耳草下痰定喘,能去肺胀,止哮宁嗽,大救金寒,以之烈入热部,岂以其气辛耶。
白虎丹∶祝氏效方∶鲜野淡菜,即车前草。洗净,加遍地香捣烂,用白酒和汁绞出,鹅毛蘸搽患处即消。
疥疮∶救生苦海∶钹儿草加盐少许,搓熟频擦全化,然后洗浴,三次必愈;若用煎洗,反不见效。
疔疮走黄,毒归心。慈航活人书∶铜钱草,即遍地香。采叶捣烂,童便煎服,服后再饮好张介宾本草正∶佛耳草味微酸,性温,大温肺气,止寒嗽,散痰气,散风寒寒热,亦止泄泻。铺艾卷作筒,用熏久嗽尤妙。